不能读取工具条

主题征集

无废城市 | “无废医院人人享 你我参与提建议”人民建议征集等你来 已结束发布机构:上海市虹口区信访办公室征集时间: 2025-01-13 至 2025-02-14

2024年2月24日,上海正式启动“无废医院”建设工作。按照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推出的“无废医院”建设指标,具体内容共包含7大类28项,重点关注各类医疗废弃物的科学合理处置,同时对医院环境卫生、控烟、污染物排放、建筑垃圾、实验室废物等要求进行细化。
什么是“无废医院”?
“无废医院”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采取措施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医疗卫生机构。
“无废医院”中的“废”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主要体现在医疗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生活垃圾、排放废气等。
建设“无废医院”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医院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无害化安全处置的目标。
目前,虹口区已有9家区级“无废医院”,包括: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欢迎关心、热爱虹口区的你,为“无废医院”建设建言献策!
一、征集内容
1.如何让身边更多的人知晓“无废医院”的理念和建设目标?使得人人成为“无废医院”建设的宣传者。
2.您对提升医院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居民满意度方面有哪些建议?
3.您对医院进一步提升“无废”、“绿色低碳”属性有哪些建议?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
三、征集方式
1. 建议人可通过“随申办”APP的“民生”专区,点击进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建议征集”,进入“征集令”版块中“‘无废城市│无废医院人人享 你我参与提建议’人民建议征集等你来”提出建议。
2.建议人可发送电子邮件到fzxc@shhk.gov.cn、hkxfb109@163.com(以“无废医院人人享 你我参与提建议”为题目),并注明建议人真实姓名、联系方式、通信地址。
3. 建议人可邮寄信函至虹口区三河路358号虹口区信访办公室,邮编200086,并注明建议人姓名、联系方式、通信地址。
四、征集应用
对通过以上渠道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虹口区生态环境局、虹口区信访办公室将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对普遍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将予以研究吸纳。
虹口区生态环境局
虹口区信访办公室
2025年1月13日

回复

“无废医院”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采取措施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医疗卫生机构。为推进“无废医院”建设,区生态环境局、区卫健委与区信访办联合开展了“无废医院人人享、你我参与提建议”为主题的线下交流活动和“无废医院”征集令活动,线上线下双渠道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建议,现对收集到的建议反馈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5年1月13日至2025年2月14日,区生态环境局、区信访办通过“上海虹口”微信公众号、随申办APP“民声”专区的“征集令”板块等渠道发布“‘无废城市│无废医院人人享 你我参与提建议’人民建议征集等你来”活动,公开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此次征集活动共收到市民建议111条,内容涵盖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绿色采购、宣传引导、新能源、碳排放等方面。
二、建议采纳
经区生态环境局、区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综合研判,对垃圾分类、绿色采购、“无废”理念宣传等高频建议予以采纳,并初步形成以下实施方式:
1.加强垃圾分类
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健全垃圾分类标准、投放要求及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有章可循。优化设施,设置标识,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设置显著清晰且符合规范的垃圾桶。加强培训,提升意识,针对医院员工定期开展培训,并设置垃圾分类监督员或志愿者,提高分类意识。强化监督,确保落实,由专人做好垃圾分类检查,及时纠正错误投放行为。
2.加强绿色采购
医院优先选择环保、节能、低碳产品和可降解产品,优先采购节能、低污染的医疗设备,减少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推广使用可重复消毒器械。在医院建设和改造中采用绿色建筑标准,同时推广节能电器、灯具和节水设备等,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3.加强“无废”理念宣传
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等形式,推送“无废医院”建设的相关信息。在医院门诊大厅、住院部等场地张贴宣传海报,设置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开展宣传,营造宣传氛围。培训一批宣讲志愿者,向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进行无废、低碳理念宣讲,增强环保意识。